tushu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历年真题>>正文

山东省2017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大学语文真题)

来源:浙江考试院 作者:专升本 2018-01-29 10:48:52

 山东省2017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IOO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身份证号填写到试题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第Ⅱ卷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论语》的基本文体是

 

A. 对话体韵文

B.论述体散文

 

C.叙事体韵文

D. 语录体散文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构的基本线索是

 

A.江水的流动过程

B. 月亮的生落过程

 

C.花林的空问变换

D.白云的飘浮显隐

 

3.白居易《氏恨歌》的体裁属于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七言排律

D.七言绝句

 

4.下列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辛弃疾

B.陆游

C.苏轼

D.柳永

 

5.李清照的《醉花阴》是一首

 

A.咏物词

B.写景词

C.言志词

D.闺怨词

 

6.在《文学的趣味》一文中,朱光潜认为:“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以下各项中,不属于“知上有欠缺”表现的是

 

A.自以为知

B.根本不知

C.知得不正确

D.知得不周全

 

7.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的体裁是

 

A.诗歌    

B.散文    

C.小说    

D.戏剧

 

8.下列不属于《围城》中的人物是

 

A.方鸿渐

B.孙柔嘉

C.岳之峰

D.苏文纨

 

9.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二十世纪中叶的

 

A.古巴    

B.墨西哥    

C.美国    

D.巴西

 

10.下列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

 

A.《麦克白》

B.《李尔王》

 

C.《哈姆雷特》

D.《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II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1.《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       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

12.《离骚》是战国诗人______创作的文学作品,作品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13.被后人誉为“诗仙”的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______。

14.小说《春之声》的作者是当代作家______。

15.被称为“雨巷诗人”的中国现代诗人是______。

16.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是英国文艺复必时期的散文家、哲学家______。

17.鲁迅创作的唯一一部以青年知识分子恋爱为题材的小说是《______》。

18.______,六官粉黛无颜色。(《长恨歌》)

19.良辰美景奈何天.______!(《惊梦》)

20.蜀道之难,______,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难》)?

三、释词题(解释加点词,本大题其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川,判然离矣.(《驳(复仇议)》)

22亟淆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郑伯兜段于鄢》)

23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战国策·燕昭王求士》)

24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汉书·苏武传》)

2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6.“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夫》)

27.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

28.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门包。(《史记·管晏列传》)

2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沦语·为政》)

30.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谏逐客书》)

四、翻译题(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O分)

31.其为政也,善凶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史记·管晏列传》)

32.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上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谏逐客书》)

3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4.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七十七章》)

35.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留侯论》)

五、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10分)

江村即事

作者: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36.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意境特点。(2分)

37.有评价说:“不系船”三字为全诗关键,请作具体分析。(4分)

38.本诗题为“江村即事”,诗人为什么没有具体写村景江色?(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0分)

 

听泉

    鸟儿飞过旷野。一批又一批,成群的鸟儿接连不断地飞了过去。

    有时候四五只联翩飞翔,有时候排成一字长蛇阵看,多么壮阔的乌群啊!……

    鸟儿呜叫着,它们和睦相处,互相激励,有时叉彼此憎恶,格斗,伤残。有的鸟儿,鼠疾病、疲惫或衰老而失掉队伍。

    今天,乌群又飞过旷野。它们时而飞过碧绿的田原,看到小河在太阳照耀下流泻;时而飞过丛林,窥见鲜红的果实在树阴下闪灼。,想从前,这样的地方有的是。可如今,到处都是望不到边的漠漠荒原。任凭大地改换了模样,鸟儿一刻也不停歇,昨天,今天,明天,它们继续打这里飞过。

    不要认为乌儿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飞翔的。它们为什幺飞?它们飞向何方?谁都弄不清楚,就连那些领头的乌儿也无从知晓。

    为什幺必须飞得这样快?为什么就不能慢一点儿呢?

    鸟儿只觉得光阴在匆匆忙忙中逝去了。然而,它们不知道时间是无限的,永恒的,逝去的只是鸟儿自己。它们像是着了迷似的那样剧烈,那样急速地振膈翱翔。它们没有想到,这会招来不幸,会使乌儿更快地从这块土地上消失。

    鸟儿依然忽喇喇拍击着翅膀,更急速、更剧烈地飞过去…

    森林中有一泓清澈的采水,发出叮叮冬冬的响声,悄然流淌。这里是鸟群休息的地方,尽管是短暂的,但对于飞越荒原的乌群说来,这小憩何等珍贵!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这样,一天过去了,又去迎接明天的新生。,

    鸟儿在清泉旁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箍水的絮语。。呜采啊,你是否指点了鸟儿要去的方向?

    泉水从地层深处涌出采,不间断地奔流着,从古到今,阅尽地面上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因此,采水一定知道乌儿应该飞去的方向。

    鸟儿站在清澄的水边,让泉水映照着身影,它们想必看到了自己疲倦的模样、它们终于明白了鸟儿作为矢之骁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鸟儿想随处都能看到泉水,这是困难的。因为,它们只顾尽快飞翔。

    鸟儿想错了,它们最大的不幸是以为只有尽快飞翔才是进步,它们以为地面上的一切都是为了鸟儿而存在着。

    不过,它们似乎有所觉悟,这样连续飞翔下去,到头来,鸟群本身就会泯灭的,但愿鸟儿尽早懂得这个道理。

    我也是鸟群中的一只,所有的人们都是在荒凉的不毛之地上飞翔不息的鸟儿。

    人人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烦乱生活,遮蔽了它的声音。当你夜半突然醒来,你会从 心灵的深处,听到幽然的鸣声,那正是潺溘的泉水啊!

    回想走过的道路,多少次在这旷野上迷失了方向,每逢这个时候,当我听到心灵深处的鸣泉,我就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标志。,

    泉水常常问我:你对别人,对自己,是诚实的吗?我总是深感内疚,答不出话来,只好默默低着头,

    我从事绘画,是出自内心的祈望:我想诚实地生活。心灵的泉水告诫我:要谦虚,要朴素,耍舍弃清高和偏执。

    心灵的泉水教育我: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

    舍弃自我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想。然而.絮絮低语的泉水明明白白对我说:美,正在于此。

39.文中鸟儿的飞行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40.“我也是鸟群中的一只,所有的人们都是在荒凉的不毛之地上飞翔不息的鸟儿:”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41.解释以下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泉水从地层深处涌出来,不间断地奔流着,从古到今.阅尽地面上一切生物的生死, 荣枯。

  (2)美,正在于此。

42.文章标题“听泉”的寓意是什么?作者由此领悟到了哪些人生真谛?(7分)

六、作文(本大题共30分)

4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祖父是一名木匠,他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高明的木工师傅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这样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tushu 精品图书
  • 大学语文
  • 高等数学
  • 英语
pic
咨询电话(08:30-17:30) 400-871-9993
本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6号大街260号中自科技园19幢A层  版权所有:杭州文亮思睿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2009-2025|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09111115号|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1617号|律师声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