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院是山东省政府直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中国太阳城——山东省德州市。德州地理位置优越,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国家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是首都一小时生活圈和省会半小时生活圈城市。
学校始建于1971年,前身是德州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德州学院。2006年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首批、全省同类院校中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获批山东省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获批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秉承“崇德启智,励志博学”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德院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20万余名优秀人才。
学校占地2021亩,建筑面积68.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2.36亿元,馆藏图书234万册。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4000余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5800余人,共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学历留学生160余人。
学校坚持以文理为基础,工科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着力打造师范教育和“健康+”等应用型专业集群,凝练形成特色鲜明、融合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现设有22个学院,3个研究院;有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实验室4个;省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7个;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3个;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1个、省大数据人才创新(实训)基地1个。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着力培养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现有69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4个,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有山东省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19个,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试点专业、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等8个,先后获得省教学成果奖20余项。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特等奖1项,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2项。学校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获批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公益性创业平台“七点创业谷”获批德州市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近5年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共获得国家级奖励4000余项。
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实施“天衢英才”工程,引育并举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000余人,教授125人,副教授501人,兼职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12名。拥有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5人;“泰山学者”、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突出贡献科学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教学名师等25人。德州市突出贡献专家、市现代产业首席专家、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市文化名家等46人。
学校坚持应用为本,着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近年来,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社科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380余项。在生物物理、生物科学技术、功能材料、纺织服装、可再生能源、中国现当代文学、地域文化研究等领域有较大学术影响。建有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生物物理实验室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5个,先后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发表高水平论文。在单晶石墨烯生物传感技术、“给-受体”光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石墨烯场效应管及增强拉曼生物传感器研究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学校坚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坚持根植德州,面向山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和德州市十大现代产业体系,先后出台《服务德州行动计划》《“对接京津冀,服务示范区”工作意见》《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行动方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医养健康研究院”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地域文化研究传承创新,编辑出版《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丛书》,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与德州市各县市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共建校企产业学院4个、省级工程实验室3个、博士工作站8个。
学校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办学。已与英国、俄罗斯、波兰、韩国等18个国家的70所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和文化交流。与俄罗斯科学院联合成立“中俄生物物理前沿交叉联合实验室”,获批药学高端人才培养俄乌白项目;与英国切斯特大学联合成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获批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山东东盟研究中心”;获批“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获得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资格;与波兰格但斯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是山东省和波兰高校合作的首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优先、创新驱动、特色发展、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专业提升、学科筑峰、英才汇聚、校城融合、对外开放、文化引领行动计划,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开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
(数据截至2021年2月)
推荐阅读: